新闻动态 NEWS
你的位置:易博官方网站 > 新闻动态 > 2001年张学良逝世,临终前选择将遗产全部捐献,而不是留给子女_于凤至_赵一荻_生活
2001年张学良逝世,临终前选择将遗产全部捐献,而不是留给子女_于凤至_赵一荻_生活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1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80

2001年,101岁的张学良安静地闭上了双眼,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。他的离世迅速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,尤其是同样参与西安事变的杨虎城的孙子,不禁感慨道:“那个时代,真的结束了,完全结束了,毛、蒋、周、张,俱往矣!”张学良的离去,不仅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,也留下了无数难以磨灭的回忆。

张学良的“遗产”浩瀚无垠,除了他自己多年来的珍藏与财富,还有于凤至为他留下的宝贵遗产,以及充满历史价值的资料。让人震惊的是,他的选择竟是将所有这些珍贵的遗产,全数捐赠给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。

1940年,43岁的于凤至因乳腺癌不得不离开张学良的幽禁地,前往美国治疗,而留下的,只有赵一荻陪伴在张学良身旁。于凤至的父亲是富有的大粮商于文斗,嫁给张学良后,过得非常安逸。然而,身处异乡的她并不如预期般幸福。

展开剩余86%

为了节省开支,于凤至选择在纽约郊区的一家诊所接受治疗。然而,治病、子女的学费、日常生活的开销让她陷入了困境。她便找到张学良的老朋友——伊雅格,借助他在英国为张学良代管的私财。1933年,张学良出访意大利时,将一笔私人财富交由伊雅格保管,嘱咐他若以后孩子需要资金,便可从中支取。

于凤至困境中的求助,最终得到了伊雅格的援助,他通过英国渣打银行将张学良的钱交给了她。于凤至用这笔钱购买了房产,并将剩余的资金投入股市。她深知,生活中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这笔钱并不能一直支撑她,因此她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。她不仅要为自己、为孩子们争取未来,更要为中国妇女、为民族争气。

她走进了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,长时间地观察与研究,并开始向和她同龄的女性请教。她最终凭借冷静的头脑和果断的决策,赚到了第一桶金。之后,她转向了当时还在兴起的房地产市场。一边学习英语,一边与客户交流,忙碌的生活让她暂时忘记了病痛。

在积累了财富后,她在好莱坞山顶购置了两栋别墅,按照张学良喜爱的风格进行了装修,想着若有一天张学良恢复自由,她会把他接到这里,一家人团聚。

然而,在张学良并未迎来自由的那一刻,中国迎来了自己的解放。于凤至向外界发声,控告蒋介石的不公,并呼吁给张学良自由。最终,她未能等到张学良恢复自由的那一天,却迎来了必须与他离婚的消息。尽管不舍,于凤至还是同意了与张学良的离婚。

1964年,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婚姻画上了句号,而他与赵一荻的婚姻则在同年正式开始。赵一荻成为了张学良的妻子。在于凤至的心中,她依然视张学良为她的良人,坚守着对他的思念,并始终如一地爱着他。她时常对孩子们说:“我生是张家人,死是张家鬼,虽然婚姻解除了,但我的心始终属于张汉卿。”

她坚强地活了下来,并继续奋斗,保持乐观的心态,与癌症抗争。直到1993年,她依然活跃在美国的生活中。直到她突发重症,不能言语,但她的眼神依旧停留在张学良的照片上,思念不曾止息。最终,于凤至于1993年3月在亲人的围绕下安然去世。

于凤至的去世对张学良而言是巨大的打击。当得知这一消息后,他深感惊讶与痛心,泪水无声地滑落,低语道:“她怎么会先我而去了呢。”赵一荻在一旁泣不成声,苦喊着“大姐,大姐”,他们俩共同度过了那个难忘的夜晚,痛失所爱。

然而在这一年,张学良也迎来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——他终于恢复了自由。经过长时间的幽禁,他终于有机会探望自己的亲人。1991年,张学良和赵一荻一同前往美国探亲,三个月后才返回台湾,重新过上了他们平凡宁静的生活。

张学良赴美国探亲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尽管他多年来一直处于幽禁之中,但他那曾经的名字依然在人民心中难以抹去。许多研究机构纷纷向他发出邀请,期望能够聆听他的历史故事。然而,张学良极少见人,他仅与老友吕正操、贝夫人蒋士云见了面,也在她的介绍下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交流,简短地谈了些历史记忆。

1993年,张学良与赵一荻再次前往美国探亲,并随后前往夏威夷休养。张学良与赵一荻在夏威夷度过了悠闲的晚年时光。张学良喜欢打麻将、唱京剧、讲笑话,虽然他已经年事已高,但邻里间却无人知晓他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。

然而2000年,张学良的生活发生了剧变,伴随他度过多年时光的赵一荻因病离世。尽管他早已做了心理准备,但在赵一荻去世的消息传来时,张学良依旧未能忍受那份痛苦。她的追悼会上,张学良满脸悲伤,握着她逐渐冰冷的手,久久不愿放开。

张学良的生活也在深深的孤独与回忆中渐渐进入了尾声。他时常一个人坐在阳台前,目光呆滞地望向远方,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思念。偶尔,张学良甚至会忘记赵一荻已经离开,询问他是否要做礼拜时,他会不自觉地说:“问我太太去。”

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史料图书馆,张学良为自己的历史资料设立了一个书斋,名为“毅荻书斋”,这不仅是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,也象征着赵一荻在他生命中的重要地位。张学良晚年的岁月虽然宁静,但他依然在心中留存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。

1991年,张学良同意接受哥伦比亚大学的采访,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口述历史。为了保护这些历史资料,他还出资建立了“毅荻书斋”,将自己的一生宝贵资料奉献给了这所学府。

在1993年,张学良将自己珍藏的所有文献、手稿等历史资料都捐赠给了哥伦比亚大学。这些资料包括了他个人的日记、信件和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,成为了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资料来源。

在他百岁生日的前一年,张学良患上了肺炎,最终于2001年10月14日安静地去世,享年101岁。他的遗产、历史资料以及那段不平凡的历史,最终将全部归于哥伦比亚大学,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历史的珍贵财富。

张学良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,许多人也会在回忆中永远铭记这个改变历史进程的名字。

发布于:天津市